新闻中心
News Center为解决劣质车用油品燃烧及加油站、储油库油气污染环境等问题,改善空气质量,重庆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市商委联合发出《关于印发都市功能核心区及拓展区车用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通知要求,全面检查都市功能核心区及拓展区生产及流通领域车用油品质量,重点检查300余座经营性加油站、10余座储油库,车用油品生产企业。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的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专项检查和处理情况。 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往往会产生“眼球效应”。其中,因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而引发的一定范围内汽车“集体发病”的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状况事关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事关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国车用汽柴油产业的市场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油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炼油和分销市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车用汽柴油行业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魏传忠指出,我国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还不高,生产流通环节质量问题不断显现,无证照生产经营或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屡禁不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缺斤短两等质量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擅自利用化工原料、添加剂兑制、混配“调和汽柴油”,直接扰乱了正常的车用汽柴油市场经营秩序。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汽油无铅化,降低燃料中硫含量,改进汽油中苯、芳烃、烯烃、柴油中的多环芳烃等组成,不断提高车用燃料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来自市场的调查显示,因车用汽柴油质量问题导致车辆发动机故障的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事故数量和频次呈现高发态势,折射出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据业内人士分析,车用汽柴油质量发生问题,*的是影响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擅自用化工原料和添加剂兑制、混配“调和汽油”,这些“调和汽油”流入成品油分销市场后,导致这些地方的车辆集中发生故障。另外,由于兑制“调和汽油”所用的化工原料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并存在一定的挥发性,使用这种“问题汽油”,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有专家指出,汽车排放法规与油品质量是紧密相关的,美、欧、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在制定油品质量标准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油品质量与排放的相关性,并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了本国原油资源、道路状况、空气污染程度、炼油装置结构、汽车发动机状况等因素,制定了符合本国实际的油品质量标准,对本国的石化企业和汽车工业起到了保护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制定新的汽油标准,均要求大幅度降低汽油硫含量等。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税收及dai款优惠政策,激励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汽油,鼓励消费者使用清洁汽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据介绍,为加强综合整治,促进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提升,相关部门在对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中进行了明确分工:环保部门主要是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推进机动车排放标准和车用燃油标准同步升级;商务部门主要是严格车用汽柴油批发、仓储、零售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加强车用汽柴油市场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车用汽柴油经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工商部门主要是对车用汽柴油流通企业主体资格进行确认和监管,查处车用汽柴油经营企业销售假冒伪劣油品、虚假宣传、商标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流通领域车用汽柴油质量监测,查处流通领域质量违法及无证照经营等行为;质检部门主要是组织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加强车用汽油生产许可管理和油品计量管理,开展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进出口油品质量检验,依法查处生产环节质量违法行为,督促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能源管理部门主要是加强炼油行业管理,保障市场供需平衡,促进炼油企业诚信经营,统筹规范替代能源的发展。
9月24日起,各区联合执法检查人员兵分四组到现场检查,每组由两名环境执法人员、4名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及4名质量检测抽样工作人员共10人组成。抽样人员按照作业规范对辖区内加油站每个储油罐油品进行抽样封存并送检,环境执法人员对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截至10月17日,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已完成车用油品质量抽样送检及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检查工作。油品质量检测报告生成后,工商部门将依法对销售不合格油品的企业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布。